打碎一个碗,被骂了半天!
生长于匮乏的家庭中的孩子,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往往会被父母唠叨半天,脾气大和情绪化严重的父母甚至会动手责罚。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在父母看来无比正常,在同样生存状况下的旁人看来也无比正常。因为同样的处境让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家里本来就不宽裕,打碎一个就需要买一个。匮乏的生活需要数着钱过日子,每一分还没有到手的钱,早就被安排好了去处。所以,没有任何一份多余的钱来应对哪怕是毫不起眼的意外。所以,才会责怪和训斥,甚至通过教训来转移自己内心的冲突。
然而,这么做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幻境中成长的小孩会在这种耳提面命的驯化中,变得谨小慎微,而且不敢尝试——越听话的小孩就越是如此。当小孩意识到打碎一个碗会遭受惩罚之后,他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告诉自己不能犯任何错,犯错就会被惩罚和唠叨。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尝试,也不去做决定。听话的本质就是把判断和决策权交给父母,继而就能够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除此之外,既然任何错误都会被惩罚。那么,狡辩、撒谎、推卸责任就会变得极具现实意义——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譬如:避免被父母责怪和惩罚。读过《A476:我们的教育鼓励不负责任!》就能更加明白许多人的性格以及行为是被怎么搞出来的,以及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可期待!
许多事情需要去尝试、见识和经历,否则,就只能靠想象去替代事实。经历太少又想的太多的人,往往都是在拿同一个剧本不断地去演绎各种细节。就如同玩同一个游戏引擎下的游戏,虽然换了皮肤和副本,但游戏的关卡和流程都从未变过,只是通过细节的变化让玩的人误认为自己玩过很多游戏。这个游戏的引擎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成长环境中的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显性和隐形规则以及置身其中的人的心态和行为特征。
如果生活的环境中的运行规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与熟悉的剧本不一样,人就会四处碰壁,并且不断的收到挫败的反馈。这种挫败性反抗的叠加,就形成了对自我的否定性判断。这种否定自己的自我判断恰恰是所有匪夷所思行为的源头。恰恰是它启动了各式各样的自我保护机制,不仅仅是捍卫自尊心,也呈现出冷漠、自私、推卸责任、撒谎、狡辩、逃避等各种各样的形态。
这就会造成一个悲催的死循环:本来就经验不足,存在各种形式的缺失,而且还缺乏试错成本的人,反而会因为追求悖论所获得的挫败下反馈,而形成自我否定的判断,继而触发各种自我保护机制,最后呈现出让人讨厌的行为特征。从而把可能的机会和连接都斩断了,陷入更加匮乏和艰难的境地。
人们喜欢争论某个概念,却不会深入的理解一个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从而也就解不开问题的症结。只会分成对立的两个阵营,就概念本身进行无穷无尽的撕扯。譬如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什么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又是如何具体影响到你的性格、心态、思维、观念和行为的?为什么它能够在你离开原生家庭那个生存环境许久之后,依然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所有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和环环相扣的清晰脉络,绝大多数人都不关心,也不打算深究。因为他们并不打算真正的解决问题。仅仅是各持立场尽情的开撕,以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当你基于某个概念去捍卫某种立场的时候,务必要搞清楚这个概念本后的脉络。否则,你捍卫的立场本身就是一种幻觉,那种捍卫不过是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为你营造出来的一个幻境。就如同一个过得不好的人会把当年的初恋想象的无限美好,然而,一旦让那个心底无限美好的人,进入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最后也是相互撕扯的一地鸡毛!所有真实的美好都必须建立在现实之上,哪怕它并不完美。
人会刻意的追求一种想象的美好,本身就是一种逃避。譬如说,生长于匮乏的幻境中的孩子,从小的梦想都无比的宏大。那种出人头地让万千人羡慕不已的梦想,本质上就是一种逃避现实困境的止痛剂。这就如同某些大龄女青年会提出一堆不切实际的要求去筛选目标对象,她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些条件并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只是现实的压抑需要这样美妙的幻境来为自己当下的生活提供精神上的支撑。一个成长于不太匮乏的幻境中的人,从小的梦想往往更接地气,而且努力一把就能够得着。但是,越是匮乏的成长幻境中的人,他们的梦想虽然唯美,却飘在天上,没有抵达的路径!当自己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那种飘在天上的梦想完全无法提供持续和长期的指引。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就会呈现出一种类似于人格分裂的痛苦。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有,每天20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找入口去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获取《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